查看原文
其他

录音取证的效力与隐私权保护

彭磊 知识产权那点事 2020-09-18

文 | 彭磊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人们更愿意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纠纷。而打官司讲究证据,为了取得即将到来的一场诉讼的胜利,当事人可能想到要通过各种手段留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如录音、拍照等),以备将来面对的民事诉讼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民事纠纷中以录音资料作为证据的情况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录音取证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己的录音取证行为而侵犯对方当事人的权益,特别是当录制人为了收集证据未经被录人同意进行录音的行为。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录音取证与隐私权的冲突问题。


录音资料作为诉讼证据的依据

根据我国的诉讼法,当事人享有调查取证权,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范围,为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自己调查取证或者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调查取证的权利。民事诉讼都是当事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当事人有案件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为了追求胜诉的结果,当事人作为举证主体一般都会积极主动的去收集证据资料。诉讼当事人自己调查权证有利于缩短举证时间,提高审判效率。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采用一种新的证据资料形式,即录音资料,这体现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成果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因此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证据的要件的录音资料就同样可以作为证据。


私密录音能否作为证据材料

判断当事人提供的录音资料能否成为判案的证据,一方面要考虑这些证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另一方面要考虑证据的合法性。那么采用私密录音的形式是否满足上述作为证据资料应该满足的条件呢?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私密录音材料作为证据合法与否。一些大陆法系国家认为,私密录音的行为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损害社会利益,未经被录人同意的录音在法庭上被提供作为证据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排除。


笔者认为,各国立法之所以严格限制私密录音作为证据的资格,是为了避免私密录音侵害另一方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而非遏制当事人的举证。而且私密录音的录制者与被录制者往往处于利益对立面,基于人的本性,被录制一方不可能同意对方录制在诉讼中必定对其不利的证据。


虽然,当事人的有些谈话确实会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最核心区域,包含这些隐私信息的录音资料当然不可以被采纳为定案依据;但是,通过私密录音取得的录音证据也并非一定要被排除,比如,一方当事人作为弱势一方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所做的私密录音(如雇工在雇主面前可能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该视听资料可以重现案情有证据价值,那么就具备证明资格和证明力,其在具备案情关联性的前提下是可以作为证据的。


偷录行为是否违法?

在具体案件中判断录音取证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还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以及行为地点、行为方式、行为后果等客观方面等因素。


首先,为了民事取证进行录音显然不满足主观恶意条件,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即使相对人(被录音的那个人)声称自己人身利益受损,也要根据行为人对相对人声称的损害后果有没有过错(即常人无法预见得到那后果)来判断私密录音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那么,行为人能否因为其录音行为不违法就完全避免承担侵权责任的可能?《侵权责任法》规定,只要在客观上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即造成了法益损害,就构成了侵权责任的行为要件。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信息侵害行为本身不强调行为具有违法性,即使为了正当目的(如取证)进行录音的行为本身不满足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只要在客观上发生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后果也可能构成侵权。


录音取证与保护隐私权的关系

隐私权是一种归自然人个人所有且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毫无关联的权利,包括个人信息、私人活动以及私人对其私人领域的支配权等。判断行为人的录音取证行为是否侵犯隐私权可以分两步考虑,


第一,录音内容是否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畴,取决于录音内容是否涉及被录制人的私人领域和信息秘密,特别是与案情无关的私密性的信息或者私人活动


第二,录音留作证据是否对被录制人造成损害后果,即是否使其生活受到干扰,精神受到损害。


首先,录音内容如果仅仅是重现案情,并不涉及被录人其他方面私人生活的敏感信息,一般情况下不能认为侵犯隐私权。


其次,录制人的偷录行为是否会对被录人造成损害后果,要根据具体行为方式辩证分析。比如,私密录音行为是在双方当事人对话过程中进行的,那么构成侵犯隐私权就要以公开录音内容行为的存在为必要,而不以仅仅是录制行为,因为单纯的录制双方的谈话并不会给被录制人造成精神上的损害或者使其生活受到干扰。


但是,如果在被录人的个人空间安装窃听器,将侵害被录人的安宁生活权益,构成侵犯隐私权。根据民法精神,自然人的私人空间和正常生活不被侵入和打扰,使个人得以在个人空间保持宁静、放松身心、自我释放及真实自处。


综上,判断录音取证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行为人在录音取证的过程中要基于正当的目的、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造成侵害另一方当事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的结果,避免承担承担侵权责任的风险。



(本文为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近期活动 1


“知产江湖,谁与争锋”

2018年度机构知识产权学术榜重磅来袭!

点击下方查看详情。

知产江湖,谁与争锋——2018年度机构知识产权学术榜

2018知产创作琅琊榜——2018年度作者知识产权学术榜

您最想支持的学术文章机构及作者投票火热进行中!


近期活动 2


知识产权法官专场

娱乐法著作权、网络游戏著作权要点

深度培训  详情请戳!👇


近期活动 3


想看更多经典案例?
聆听更多精彩点评?
游闽键律师带你畅游知产世界!


近期活动 4


“听书”火热上线,详情请戳!👇


近期活动 5


你有一本电子游戏宝典待查收,详情请戳!👇


 近期热文 SHIP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